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
前言
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组织、申报的“湖北竹山绿松石综合艺术创作人才培养”获批本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该项目旨在通过创新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湖北竹山绿松石的产区优势,结合现代工艺技术和审美观念,创作出兼具丰富传统文化与时代风尚的绿松石作品。现面向全国范围招收具有优秀造型能力的独立设计师、首饰工艺师、以及对绿松石抱有浓厚兴趣并在其他艺术设计领域取得一定成绩的艺术创作人才。
项目简介
国家艺术基金是由国家设立,旨在进一步繁荣艺术创作局面、打造和推广原创精品力作、培养艺术创作人才、推进国家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公益性基金。本项目为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实施的主体单位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这是一所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中国珠宝设计与鉴定教育繁荣和发展的专业院系,素有中国“宝教摇篮”的美誉。本项目依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优质教学资源和综合学科交叉优势,围绕项目的人才培养目标,着力遴选出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出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打造出一个围绕绿松石艺术创作的成熟、多元的综合学习平台。
项目培训特色
绿松石是中国传统四大名玉之一,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玉文化。湖北竹山有着丰富的绿松石矿产资源,而目前市场绿松石产品形式较为单一、同质化较为明显,基于绿松石产区优势与绿松石艺术创作人才相对匮乏这一具体问题,拟开展绿松石文化研究、产区调研考察、产品工艺探索、设计思维创新、专项设计实践、综合展示推广等六个方面的课程,对原有的绿松石创作者、工艺师和造型产品设计师联合培养,让学员在交流与合作中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综合提升。着力培养出一批以绿松石为主材料的创新、创作人才,以此进一步推动绿松石产品在市场中艺术价值的提升,充分展示其丰厚的文化底蕴,打造概念性的、具有典型文化特征的文创艺术品。
招生对象及要求
本项目拟在全国范围内招收25名具有培养潜力的艺术创作人才,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个人申请、面试评审、择优录取”的方式进行选拔。
学员条件:
1.拥护党的领导,弘扬正能量,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诚信守法,无任何不良纪录。
2.国内高等艺术院校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美术、设计类专业教师;企业设计创意总监或优秀的创作人员;独立设计师。
3.在造型艺术专业实践与研究领域取得一定成绩。
4.身心健康,年龄在45岁以下。
备注:
1.工艺师的选拔,需有宝玉石设计制作背景(含玉雕、牙雕、漆雕、木雕等),并具备生产制作场地等条件和至少5年以上从业经验。
2.设计师的选拔,重点针对首饰设计、产品设计、服饰设计、工业设计、雕塑、陶艺等方向,尤其注重具有工作经验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设计师。
报名流程
2018年5月15日前提交报名表及相关材料(以收到报名材料日期为准);
2018年5月30日前通知审核结果并发放录取通知。
(一)认真阅读招生简章,下载并如实填写《湖北竹山绿松石综合艺术创作人才培养项目》报名表
(二)将填写完整的报名表(附件一)、个人信息表(附件二)、以及设计创作图片(8件/套)一并提交至邮箱:hubei2018gic@163.com,邮件主题格式:湖北绿松石人才培养项目/姓名,如湖北绿松石人才培养项目/张三。
(三)实施单位对学员入学资格进行审查并报国家艺术基金委审核通过后发放入学通知。
课程安排(集中培训45天,全部培训内容在6个月内完成)
2018年6月17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报到
上课时间
第一阶段:2018年6月18日--7月8日 理论授课(理论授课+讨论+竹山绿松石实习)
第二阶段:2018年9月1日--9月10日 分组创作实践指导(分组指导+创作实践)
第三阶段:2018年10月8日--10月23日 创作调整(作品最后调整+课程研讨总结+展览策划)
第四阶段:2018年11月中旬,举办作品成果展。
培训纪律
学员在学习期间应严格遵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管理规定,无特殊原因不得请假。
师资构成
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师资为教学主体,并邀请校外知名专家、教授进行授课指导。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专家:
张荣红:项目负责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首饰系主任,珠宝首饰设计学科带头人。博士,教授。担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金属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香港IAJMPP(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JEWELLERY Merchandiziing Planning Professionals)荣誉顾问、中国宝玉石协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宝石和宝石学杂志》编委等。专注中国品牌首饰的创新设计、宝玉石材料与传统金属工艺创作的结合以及传统文化的表达研究等,带领设计团队每年为企业研发首饰产品千余款,获得若干设计专利和设计著作权,对东方美学的现代表达有较深入的研究。
杨明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珠宝检测中心主任,教授,知名宝石学家,湖北省绿松石协会顾问。专注于各种玉石和有机宝石研究,承担《国家标准绿松石分级》、《和田玉感官指标评价及产地特征研究》、《竹山绿松石产业发函战略及“十二五”规划研究》等国家部委项目,对绿松石鉴定鉴赏有较深的研究。
朱勤文: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教授,湖北省社科基地玉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讲中国古玉器与玉文化、玉石与玉器鉴赏、中国玉器概论课程。对玉文化有较深的研究。
卢韧: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教授,宝石学首席科学家。对宝玉石美学有较深入的研究。
包德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教授,兼任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珠宝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珠宝企业管理、珠宝营销、翡翠商贸学。对现代珠宝消费倾向有较深的研究。
课程外聘专家:
何晓佑: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常委,“江苏省特色专”学术带头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设计艺术院研究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与研究,出版多部专著,发表专业论文数十篇。
刘玉堂:现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长江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经济史、中国法制史和中国城市史研究,其中对楚国历史文化,尤其是对楚国经济、法律和城市建筑研究用力甚勤,公开出版学术专著10部(含合著),主编、协助主编和参与撰写著作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科研成果多次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在相关学术领域引起较大反响。
韩望喜:中国人民大学美学博士,深圳市外宣办主任,深圳市设计之都推广办公室主任,深圳市设计周、环球设计大奖组委会主任。对中国文化与审美、设计的文化价值等有较深入的研究。
肖传斌:湖北美术馆收藏总监,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漆研究会理事。多件作品被被广东美术馆、湖北省美术馆等全国重点美术馆收藏,多项作品获得全国美展、“湖北省现代陶艺展”学术奖、全国陶瓷艺术展银奖等奖项。
李三汉:现任湖北省美术院雕塑室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 武汉商贸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其作品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大奖
袁嘉骐:现任湖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国家一级美术师,玉雕专业本科学科带头人及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省绿松石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06年当选为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2013年当选为第五届中国玉石雕大师评委。
郑静: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助理、现代手工艺系主任、现代手工艺研究所副主任、副教授、江苏省美协工艺美术协会常委委员。对手工艺的现代设计转化、东方美学的应用创新等有较深入的研究。
娄宇: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美术教育系主任、中西美术比较研究方向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武汉大学人文学院访问学者,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湖北省博物馆艺术大展讲座专家,武汉美术馆特展策展人,武汉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兼职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外美术史论的教学和研究及当代美术批评。
吴峰华:深圳TTF珠宝有限公司创意总监。专注于中国美学和传统文化在现代首饰中的表达,连续主办中国美学克拉钻设计大赛、中国生肖珠宝设计大赛等,并在巴黎举办珠宝展,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美学,对中国美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成果呈现
(一)课程结束后举办结业作品展
(二)整理汇编优秀作品印刷成册
(三)通过相关媒体对优秀教学成果及学员作品进行宣传。
结业资质
全部课程结束后,每位学员应完成2件(套)设计作品参加结业作品展,经考核合格的学员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颁发结业证书。
培训费用
本项目为国家艺术基金全额资助项目,培训期间的经费支出将严格按照国家艺术基金相关规定执行。该项目学员学费全免,课程期间所产生的食宿、考察等费用将在国家艺术基金规定的标准范围内予以报销。
*以上内容最终解释权归《湖北竹山绿松石综合艺术创作人才培养》项目组委会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