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3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北京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焦养泉教授团队参与完成的“内蒙古中西部中生代产铀盆地理论技术创新与重大找矿突破”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据悉,此次评价会的专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陈毓川,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彭苏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教授级高工马永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教授级高工王双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毛景文,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研究员赵凤民,中国核工业地质局研究员郑大瑜,中国铀业有限公司研究员李友良,内蒙古国土资源厅教授级高工张宏等组成。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该项目在充分消化吸收国内外砂岩型铀矿现有成矿理论和勘查技术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三大产铀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二连盆地、巴音戈壁盆地)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诸多方面深入的研究与勘查实践,突破了“次造山带控矿”、“典型层间氧化渗入成矿”、“古河道型”等传统铀成矿理论的束缚,取得了理论技术创新与重大找矿突破。主要创新点和成果如下: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铀成矿条件研究,首次确定了绿色砂岩为后生还原古氧化砂体,是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的新的岩石地球化学标志,建立了双重还原介质联合控矿模型、铀储层和铀成矿空间定位预测的理论方法体系,创建了“古层间氧化带型”铀成矿模式;首次阐明了二连盆地断坳转换背景下“古河谷”砂体形成发育的制约机制,提出了“构造反转”作用对含氧含铀水层间渗入作用的控制机理和建立了砂岩铀成矿模式;首次揭示了努和廷铀矿床湖泊扩展事件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创建了“同沉积泥岩型”铀成矿模式;通过对巴音戈壁盆地铀成矿条件研究,查明了断陷湖盆背景下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控矿机制,创建了“同沉积—层间氧化—热液叠加改造”铀成矿模式;在成矿理论与技术创新指导下,取得了重大找矿突破,发现和落实了2个超大型、4个特大型、3个大型和2个中型铀矿床,形成了3个万吨~十万吨级铀资源基地,累计探明和提交的铀资源量占全国2000年以来铀资源总量的一半以上,大营和努和廷两个超大型矿床的发现结束了我国无世界级铀矿床的历史;所探明的铀矿床大多具有良好的地浸开采条件,为建立铀开发基地提供了资源保障。项目成果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古层间氧化带型”、“古河谷型”和“同沉积泥岩型”等铀成矿理论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是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与找矿勘查紧密结合的成功典范,重塑了我国铀资源勘查与开发格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巨大。经专家组全面审核,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内蒙古中西部中生代产铀盆地理论技术创新与重大找矿突破》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该项目由核工业二〇八大队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共同完成。